2010年11月14日 星期日

陳雲 - 讀《李光耀回憶錄》領會共黨作風

2010年11月14日

【明報專訊】李光耀是名副其實的新加坡國父,他主力創立新加坡國,而且一直看護國土,處處為新加坡着急。家父祖居馬來西亞的沙巴州,童年家中最重的一本書,是硬紙印刷的《世界地圖集》,家父久不久就指住海外的家鄉,地圖寫「英屬馬來亞」。那是一九六三年之前出版的地圖集,馬來亞仍未獨立建國,成為馬來西亞聯邦。馬來亞聯邦、沙朥越、沙巴和新加坡,組成馬來西亞聯邦;兩年之後,一九六五年,聯邦排斥新加坡,新加坡被逼獨立建國。爾後,這政治家被逼在彈丸之地,在極少的格局內經營他的小天地。

海外中華破滅

馬來西亞聯邦之建立,配合美國圍堵中共,當時南洋活躍的政治勢力,是馬來亞共產黨,是中共在海外的附庸。華人政治與共黨政治重疊了,顧及美國的戰略需要,新加坡即使華人為主,也不能建立海外中華,新加坡要建立一個複合的國族。

南洋華人並非不熱中政治,而是一開始便吃了苦頭。廣東梅縣的客家人羅芳伯於乾隆四十二年(一七七七年)成立「蘭芳公司」(類似「東印度公司」的商人統治組織),向清廷朝貢,復於一七九五年在沙朥越的加里曼丹建立「蘭芳大統制共和國」(至一八八四年),首領尊為「大唐總長」或「大唐客長」。倚仗清廷的庇護,招攬馬來酋長加盟,擴大版圖。第一任總長是陳蘭伯,第二任是羅芳伯,於是國名就叫蘭芳共和國。這是海外華人第一次、也許是唯一一次的海外建國。後來中法戰爭爆發,荷蘭人重新攻略沙朥越,蘭芳共和國兵力不足而覆亡。此後,南洋華人一般以入籍掩藏身分,依附殖民地政府或土著政府,官商勾結,並不主導政治,即使泰國和菲律賓不時由華人主政,也掩飾華人身分,不圖海外中華之舉。

香港學不了新加坡

回歸之前,新加坡每每北望,看看有什麼可以從殖民地香港學習;回歸之後,香港每每南顧,看看什麼可以模仿新加坡。新加坡可以學香港,香港學不了新加坡,純是體制所限。新加坡即使面積小過香港,但新加坡是國家,有國族的立場和雄圖,可以號召官商民一起行動;香港是欠缺政治主體的殖民地,除非政府手段靈巧,行政得宜,並不能號召民眾歸心。新加坡的國民福利(組屋及國家公積金)、科技轉型和文化園區,香港只能看,不能學。看《李光耀回憶錄》(一九九八),最有參考價值的,反而是他與共黨周旋、離離合合過程之中,錄下的個人觀察。

李光耀雖然是華裔客家人,但英國化甚深,他無心復興海外中華,除了國際冷戰格局的限制,也許與他當年領教過的共黨作風有關吧。他「之所以討厭共產黨人,根源在於他們採用列寧主義的方法,不在於他們的馬克思主義理想」。列寧主義就是領袖集權,成員必須服從,泯滅人性。

共黨的三大作風

李光耀當年與英國殖民政府周旋,靠的是城市工人和客家鄉親,但他沒有拉攏馬來亞共產黨(馬共)。《李光耀回憶錄》(上冊)說載了這位機巧政治家對共黨的判斷,就是粗野、造假而且毫無底線,行事罔顧人命,為求目的,可以犧牲同志。

李當初很仰慕共黨的組織紀律與同志感情,後來領教了共黨內部的秘密網絡、粗野舉止和互相出賣,不再心存幻想。共黨採取單線的人事組織聯繫,毫無綱紀,各線之間互相監察和檢舉,黨員之間無信無義。共黨青年愛玩「估領袖」的遊戲,同志之間用扯耳、眨眼、摸鼻的身體動作引起同志注意,從而洞悉誰是人群之中的領袖,該領袖隨後物色接班人,改變動作,叫同伴繼續猜。遊戲達到的效果,就是隨時準備領袖更替,繼續效忠。至於造假,最明顯的是群眾大會,李說「他們是出色的舞台監督」演講者在上面演講,下面安插了鼓掌員和歡呼員,以機械性的時間和節奏,鼓動民眾情緒。遇到黨外的人演講,不論口才多好,只要偏離共黨路線,台下的鼓掌員和歡呼員便裝出冷落模樣,發出尖叫和噓聲,塑造群眾反應。這種技巧只能蒙蔽下層民眾,卻令受過教養的人反感,恥與為伍。

一九五四年五月十二日,工會組織罷工和暴動,晚上十點,工人及聲援的華校學生包圍一輛英國警官的巡邏車,擲石攻擊,警官發出求救訊號之後,開了四槍突圍。警官並無瞄準群眾,但一顆子彈擊中一名學生,肺部中彈。其他學生不單不將傷者送入醫院救援,反而將他抬上一輛貨車,在市區遊行示威三個小時。送抵醫院時,學生已經斷氣。李光耀痛心其事,說「他是有可能保住性命的。然而如果一個殉難者能夠挑起革命的烈火,一條人命又算得了什麼?」基於現實政治,共黨可以打交道,但其作風,從政、議政的人,必須看清楚。粗野、造假、處事毫無底線,看李光耀的回憶錄,這三點共黨特質,是最大的教訓。

1 則留言:

  1. Mr. Li helps build the modern Singapore, but his suppress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cy, freedom of speech and means law is also famous.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