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7日 星期五

馬家輝反國民教育五論

Vic:中國一日由自私殘暴的共產黨專政,我們都不可能有真正的國民教育。國家淪陷在共匪手上,你期望共匪教你如何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國民嗎?中共推行的所謂國民教育,只可能是灌輸接受共黨奴役的奴民教育。真正的國民教育,是必須教學生推翻暴政,建立民主共和政體的。

中共若醒醒定定,信守對香港的自治承諾,我們也可以勉強接受井水河水兩不犯。但中共在蠢人掌權下,一再侵犯香港的自主空間,一再拖延香港的民主政改,動用香港公帑資助各種洗腦式學生交流團,資助中共外圍機構撰寫洗腦教材,暗地裡成立中共領導的國民小先鋒,千方百計要對香港下一代從小灌輸「忠黨愛國」思想,摒棄民主法治、自由人權的普世價值觀。如果我們不覺醒,徹底拒絕這種禍國殃民的偽愛國教育,假以時日,香港將徹底大陸化,香港人也將與普遍人格扭曲的大陸人無異。

退此一步,即無死所。拒絕香港大陸化,就從喝停偽國民教育開始。不要落入中共圈套,我們決不是要「優化」國民教育內容,而是要當局撤銷一切偽愛國教育!

馬家輝 - 教育國民
明報   2012年7月22日

六月底接受一些內地媒體訪問談及回歸感受,許多內容沒法出街,意料之中,只因他們或聽不懂或聽不進,或即使聽得懂也聽得進,但寫不出來或播映不了,只因,這個國度畢竟跟香港特區不太一樣。

我談及的其中一項議題當然是所謂國民教育。

我說,回歸十五年,我從來沒有這麼強烈的「香港已死」感受,主要因為出現了所謂國民教育的政策與方向、推行與計劃,我是認真地相信,它將令香港變得非常不再香港,效果於短期內或許未見,但再過三五七載,會的,它絕對會把香港推往死亡的漩渦。

為什麼?

理由非常簡單而且明顯﹕所謂國民教育指引儘管故作開明開放,但在惺惺作態的姿勢下,明眼人必可看出指引條文下的潛台詞和方向性,那就是,凡事要朝所謂「正面」或「光明面」的角度思考,別看黑暗,即使稍有黑暗,亦須從所謂「包容」和「體會」的角度予以理解,別生氣,別憤怒,別不滿,別對國家有所怨恨。這是你的國家,你應該懂得她的歷史和處境,然而你必須只從管治者的立場去看她的歷史和處境,沒有其他,也不該有其他。

如果你把指引仔細閱讀,必可處處讀出這樣的教育框架,鎖定一個立場,然後站在既定並唯一的立場上去看國家和歷史和她的處境,別作他想。而這樣的框架,其實,不僅是鎖定了教育的內容和方向,更鎖定了老師和學生的腦袋,如同一個籠子,也如一道鎖鏈,一天兩天三天,一年兩年三年,從此讓老師和學生同時在所謂開明開放的偽裝下把自己困住;而也正是如此,香港年輕人的腦袋開始走向死亡。

我們必須明白﹕人類的思考方式具備整體性格,當你在某方面被「教育」成慣性思維,被鎖定於某個立場,你對其他領域的思量探索便必傾向配合,不易跳脫;鎖定容易跳脫難,你的眼睛從此被蒙上白布,像有了思考上的白內障,日後即使能被重新啟蒙,亦須非常視乎機緣巧合,難度甚高。從此你看國家看世界看生命看自己,皆被所謂國民教育的陰影籠罩,中了毒,不易排除。

別忘了,所謂國民教育是強迫性的規範教育,由老師一板一眼地教,由學生正經八百地學,要考試,要打分數,要寫報告,其滲透力與影響力遠非教育指引所說的輕鬆平常,這是徹頭徹尾的洗腦教育,旨在「教育國民」,實為香港大患。(一)


馬家輝 - 公民與國民
明報   2012年7月23日

荒唐荒謬的所謂國民教育冊子惹起公憤,教育局急於澄清,表示內容規劃早於指引出籠,言下之意,劃清界線,跟其無關。〔Vic:教育局長吳克儉的講法是:「本科課程綱要是在2012年4月30日公布,而小冊子3月已經出版,兩者在時序和在課程組織編排上,絕無關係。」〕

這是完全講不通的說法。

舉凡跟管治機器打過交道的人都知道,公帑資助程序繁瑣複雜,處處有著行政官僚的插手過問,尤其教育局立志推行所謂國民教育,在批核資助的過程裡,肯定有意(例如在會議上)無意(例如在茶敘間)地給予不少明示或暗示,好讓對方按照局方心意從事規劃。一個眼神,一句言詞,一個笑容,一個皺眉,已經足夠讓對方心領神會,從而揣測局意、厚顏迎合,以便下一回合可以取得更多撥款。

這就是說,在現實的運作制度和狀態下,根本不需要什麼具體的文字指引便極有可能出現當前的荒謬結果,只因,在華人官場,在華人學界,多的是不學無術的學究官迷,更多的是執起雞毛當令箭的承旨官僚,只要特區政府一聲令下推動所謂國民教育,自會得到官僚和官迷的緊密配合、自動獻身、跪下叩頭……依照自己所胡亂猜想的所謂國民概念和所謂教育方式,推出一套又一套片面扭曲的所謂參考教材。


在這愈來愈趨向權力崇拜和腐敗的城市裡,推行所謂國民教育絕對是危險無比的舉動,尤其在公民教育尚未徹底落實的當下、在公民權益尚未得到充分保障的當下、在國家亂象橫生而令人慘不忍睹的當下,急於驅趕「市民」穿越「公民」而變「國民」,絕對是高大空的政治狂想曲,除了替香港特區製造更多紛爭撕裂,絕無益處。

沒必要這麼心急吧?北大人。你們不是經常說「凡事總有一個過程」嗎?香港才回歸十五年,公民制度尚未全盤建立,中港交流尚未互通足夠,中國大陸本身更仍有千頭萬緒的事情等著處理,何苦緊緊壓迫香港特區去搞什麼國民教育呢?這不是直接令特區政府招惹民怨,替特區政府「添煩添亂」嗎?特區政府的管治民望如斯低迷,你們豈不亦有責任?你們愈不願拿出足夠的耐性,愈不肯讓香港人慢條斯理地、心甘情願地北望認同,特區政府便愈要急於做嘢,而特區政府愈急於做嘢,便愈讓官迷和官僚有胡作非為的空間,到了最後,闖出亂子,所有人都生氣,沒有人是贏家,煮鶴焚琴,同歸於盡,難道你們會開心?

急不來的,所謂國民教育。先做好公民教育再說其他,水到渠成,當時候到了,即使不來教育,亦必出現愛國的優質香港公民。(二)


馬家輝 - 演之國
明報   2012年7月24日

國民教育的指引條文貌似「開放」,但其實以「和諧」打底,潛台詞是不管我們的國家發生了什麼荒唐荒謬,出現了什麼胡為胡作,年輕人皆仍由「包容」和「體諒」和「接受」的框架去看去想去理解;換句話說,便是用「yes……but……」的邏輯看待亂象亂禍,把批判精神拋諸九霄雲外。

有了這樣的潛台詞,我們可以想見,日後的教材方向必朝這方面傾斜,老師的打分取捨亦必以這方面為標準,而更可怖的是,學生的思考和考試也必順著這方面發展,從而遭受嚴重框限、嚴重綑縛、嚴重制約;香港遂必跟多元創意的目標距離愈來愈遠。

香港精神之死,由此確認。

你或會說,不至於吧?所謂國民教育的上課時數其實不多,香港學生和老師都是醒目仔醒目女,很可能虛應故事,求其亂答亂教,敷衍一下便可了,會有我說的這麼嚴重嗎?更何況,每天翻開報紙、觀看電視、瀏覽網頁、收聽廣播,目睹中國亂象層出不窮,誰會這麼輕易被所謂國民教育課程洗腦?如果這麼容易被洗腦催眠,表示香港人本身非常弱智,根本不配享受多元開放。

我乃會答﹕假如學生和老師為了敷衍課程而求其亂答亂教,亦極糟糕,亦將把香港推入險境,因為,這等於誘使、強迫學生和老師說謊,大家心裡明白中國是一套,口中和筆下寫出的卻又是另外一套,答題時,偶或批評幾句,但轉頭即把「yes……but……」的邏輯搬出來,把重點重新放置於「和諧」、「包容」、「體諒」、「接受」之類迂腐結論之上,把一切美化,對一切打馬虎眼,對一切放棄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求真精神,到最後,濫詞套語一大堆,十條題目的九條答案必是「凡事總有一個過程,我們必須給國家時間和機會」之類,餘下的一題答案則是,「我愛國家,祖國萬歲」,我們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這就是說,在所謂國民教育的制約下,學生和老師必會變得愈來愈虛偽,並視虛偽為「常態」,教的人和學的人都在拚命演戲,不敢說出寫出真話,不願說出寫出真話,久而久之,香港將變成神州大地的一分子,人人假話滿嘴、套語滿舌,把「愛國」掛在唇邊,心中卻在暗笑嘲笑。


在目前的中國大陸,正是如此,簡直是個「演之國」,人人在演,只因從小被誘導演戲,長大了,又遭受權力威迫,沒法不演。當香港有了所謂國民教育,「演之國」濃縮為「演之港」,正式,死亡。(三)


馬家輝 - 何來普世價值?
明報   2012年7月25日

回歸十五年,禍亂頻起,但若要在混沌之中窺探光明,倒有一事值得欣慰,那就是,每回壓迫,必有抗爭,「不認命」其實是香港的其中一項「核心價值」。

正因不認命,香港家長們才會站出來反對所謂國民教育;如果面對如斯荒唐的所謂國民教育而仍沉默待「洗」,香港的家長便極不香港,而香港,亦會變得非常中國大陸。

站出來反對的理由,本欄這幾天已經扼要說明,今天說的,只是摘要。教育局所構思的所謂國民教育,首先,在內容範圍上,扭曲、偏頗、割裂;其次,在理解框架上,封閉、片面、美化;再者,在現實操作上,含糊、偽裝、危險。三者總合而言,當然只是企圖「教育國民」而不是真正的國民教育——企圖「教育」出教育官僚心目中的理想「國民」,乖乖的國民,聽話的國民,亦即,只懂用一種朦朧的眼光來看待自己和國家的順民。

對此說法,教育官僚是不可能服氣的,因此,揮筆撰文,氣急敗壞地否認所謂國民教育就是洗腦教育,特別強調,「課程框架涵蓋人生所需的價值觀及態度,以普世價值為基礎,包括人權,盼望造就有品德的學生,能獨立思考、持開放的態度,成為家庭、社會、國家甚至世界村的一份子」。

真的如此?

不妨讓我們細看指引文件。

在所謂國民教育的指引文件內,確有提及「人權」議題,甚至提及了「民主、自由、法治」之類辭彙,乍看還真符合「普世價值」的基本要求。然而,請大家看清楚此等辭彙的出現位置,它們主要出現在「世界範疇」的部分,並不指向我們的可愛的國家,倒過來看便是,當談及我們的可愛的國家時,此等辭彙全盤隱形,避而不談,避開不說,彷彿跟我們的可愛的國家全然無關。請問新官上任的教育官僚,這不是扭曲閹割,又是什麼?這不是洗腦教育,又是什麼?

尤有甚者,指引文件即使在「世界範疇」裡談及普世價值,亦必同時提醒教師和學生,必須「在認同自己的世界公民身分之餘,亦從能國家國情的角度(作者註﹕文件原文是『亦從能』,並非我寫錯字,而是教育局的文件寫錯字!堂堂教育局的教育文件竟然寫錯字!),去理解及考慮具爭議性的普世議題,並作理性判斷,加強國家與國際大家庭的溝通與合作」。這豈不等於說,普世價值是一回事,但國情不同,不一定需要跟從?豈不等於刻意淡化普世價值?那還普世個屁?(四)


馬家輝 - 就讓我們讀讀文件

明報   2012年7月26日

教育官僚撰文提醒大家先讀讀所謂國民教育課程指引,然後才批評;他說,讀完之後,便可知道,所謂國民教育並非洗腦教育。

那麼,讓我們做個聽話的孩子,就讀讀吧。

指引文件有兩百四十多頁,對向來不近文字的香港人來說,已算很厚,那麼,不妨讓我們偷點懶,就只瞧瞧第九頁的那個綜合列表。那個表格清楚列明所謂國民教育的宏偉宗旨,志在「培育」學生的「正面價值觀」,其中又分為個人、家庭、社群、國家、世界等合共五個範疇,各有目標,而教育官僚在文章內所指說的所謂人權之類的「普世價值」,僅僅出現於世界範疇,跟國家領域扯不上關係。

那麼,國家範疇到底談些什麼?

就是以下這些了﹕「從『自然國情』、『人文國情』、『歷史國情』和『當代國情』,建立國民身分」,然後,希望學生對國家產生「欣賞、理性、團結、包容、參與、文化傳承、歸屬感、愛國心」。

這就是說,所謂國民教育所欲對學生灌輸的國家理解框架,基本上,是一面倒地以「和諧」打底,跟教育官僚所說的所謂人權普世價值截然無關。

你或會說,在世界範疇內不是談及了民主自由人權之類普世價值嗎?不也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批判能力嗎?

我便會答,請你讀回本人昨天的專欄,我已分析,一來,指引文件只把普世價值框限於世界範疇之內,志在令學生的國家觀念跟此割裂;二來呢,每當談及普世價值,指引文件例必提醒教師和學生,普世價值尚有爭議,不可照單全收,必須根據「國情」和「國家發展階段」而作出另類思考,譬如說,文件第廿頁寫明,世界範疇的第四學習階段儘管論及普世價值,但學生應該在「認同世界公民身分的同時,亦能從國家國情的角度理解世界議題,作出理性判斷」。


如果我們把焦點從國家轉向香港,指引文件的框限企圖亦甚明顯,邏輯亦極一致,集中只談香港的法治和人權,避談或淡化香港的民主和自由,總之是不斷地、重複地把普世價值鎖定於世界範疇,並一再提醒大家千萬別全盤接受普世價值。

換句話說,是的,教育官僚說得對,指引文件確有提倡批判思考,但主要是提倡學生對普世價值有所批判而不是對國家國情有所批判,而如斯「批判」,其實只是另一種洗腦,以所謂國民教育之名,嗚呼哀哉,香港亡矣。(完)

3 則留言:

  1. 編寫這國民教育手冊的香港左王,每年有逾千萬元的公帑資助,竟然當眾宣揚類似「地球是四方的」那樣的謊言,到底是編撰者真的相信「地球是四方的」?還是拿著逾千萬元的公帑食飽飯等屎屙!

    回覆刪除
  2. 梁漱溟在《中國文化要義》一書中說:「中國歷史上存在週期性的亂及中國沒有科學的文化。」這一論述並不會因近年來中國經濟的巨大成就而改變.

    中國文化的腦科學研究:

    為什麼中國人總是喜歡說一套做一套?
    為什麼中國人習慣模仿而不自己創作?

    腦科學解答:漢語也許是元兇

    中國語言與文字在兒童成長期間內,已經在個人的大腦之內產生了其獨
    特的結構與聯繫模式,這個模式是一種長久性的結構化,除非該兒童在
    成長期內學習其他語言和文字,這種結構化會影響他的一生。

    大腦思維的模型

    通過功能性磁力共振儀,我們可以利用活人來研究人類的大腦思維,現
    在科學家已經掌握了大量有關思維原理的模型,並發現了注意力、意志
    力等多維高階思維模式的模型。原來人類思想的構成機制並非由邏輯來
    主導的, 最主要的主導原因是腦神經細胞之間的關聯性結構
    (Neuro-correlation)。

    文字與邏輯性思考的關係

    中國文字與其他國家的文字非常不同,區別是在中文是一種圖形文字。
    它與其他的文字在腦神經細胞形成所擁有的模式與神經結構化過程產生
    辦法不一樣,舉個例子,英語是屬於語音與文字同體性質,在一個英語
    單詞出現在腦神經的時候,它只會與語音區、符號區產生關聯,之間的
    腦神經聯接比較緊密。相反,由於中文語音與文字並非同體性質,就是
    說中國人在學習語言的時候已經能產生比較獨立的思考體系,它與中國
    文字的圖形腦神經區的相關聯接並不緊密。結果,新的中文圖形區會產
    生另外一種鬆散式的思維模式,並獨立于原來的語言區。在腦科學哲學
    的理論上,這是一種二元性思考模式(Dualism)。由於這種二元性的思維
    模式,使中國人不容易產生一種具有邏輯性思考的方法,這也解釋了為
    什麼中國自古以來重文章、輕科技的傳統文化。

    copy from:《中國模式:神經經濟學初探》

    回覆刪除
  3. 馬家輝先生所據的國教科課程指引是2011年7月版,2012年4月新指引已有若干修訂。
    一家長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