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30日 星期日

林茵 - 高舉香港旗 反對現政府

星期日生活   2012年9月30日

光復上水香港旗
龍獅旗

【明報專訊】七一遊行、反國教、反對新界東北被規劃、光復上水站,近月示威場合裏,不斷出現英治時代香港旗的蹤影。香港人拒絕對五星旗感動流淚,港澳辦前副主任陳佐洱則說見到米字旗就痛心。此言一出,香港旗支持者集中地高登討論區一片歡呼,更引用毛語錄「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認為親中人士不高興,證明行動有效;為令陳佐洱的心繼續痛,十‧一國慶又號召帶香港旗圍中聯辦。

香港旗在街頭運動出現,坊間毁譽參半,質疑者不只親中人士,本土社運界和部分市民都存有懷疑,那是否代表眷戀英殖時代?事實上,近日備受注目又經常被混淆的旗幟有兩個款式,一款是殖民時代香港的官方旗幟(下稱「香港旗」),有英國的米字圖樣及代表香港的龍獅盾徽,舉旗者以「高登仔」為主;另一款是香港自治運動設計的龍獅香港旗(下稱「龍獅旗」),取舊日龍獅盾徽的部分加以改動而成。兩款旗的象徵意義大不同。

港旗魅力不容忽視

八○後高登巴打Genzo與一群網友今年二月開始印製香港旗,半年間已售出六百多面,在facebook設立的「香港旗飄揚」專頁則有九百多人like;另有不少商店和網站都有售賣香港旗,所以實際擁有香港旗人數肯定更多。

數年前的七一遊行,其實已有零星的香港旗出現,據說當中部分人是BNO持有者,希望爭取完整英國公民權;近年則變成不滿現政府、控訴九七後香港「今不如昔」為主。Genzo說,旗幟雖售出六百多面,但舉香港旗者沒有固定組織,很多人買完後自行帶出來遊行,或僅收藏之用,今年七一跟Genzo等約同一起行的也是四、五十人左右。然而,香港旗魅力不容忽視,Genzo等人自資印製紙質的小型香港旗,於今年七一派發,不料遊行隊伍尚未從維園起步,近萬支小旗已極速派完。

Genzo原以為買香港旗者大部分都是年輕人,結果三、四十歲的成年人數目比想像中多,「感覺上是較為保守、右傾的一群,他們不會很主動說明自己的政治主張,我相信舉旗的人各有不同取向,有些想香港獨立、有些是懷念或想回到英殖時代,但共通點都是反對現政府,舉一支前朝旗幟,最容易認,利比亞反政府示威也是這樣做。」

米字圖案代表繼承

現實世界見面時討論並不熱絡,但來到高登討論區,關於香港旗、「獨立定自治好」等話題則反應熱烈,舉旗者心裏在想什麼,可從中得知一二。有毫不避諱「緬懷英殖」的指控,說「如果現在活得比以前愉快、自由、有尊嚴,還有這麼多人緬懷嗎?」有人強調香港建邦一百七十年,中共卻只有六十多年歷史、是沒有依循憲法正式建國的非法執政集團,因此否定中共對香港的主權,或曰追求香港獨立、有說英國或中華民國(台灣)才是香港祖國等。至於舉前朝香港旗,不少人認為這只是手段,「培養主體意識需要時間,現在最能代表香港身分和最廣為人知的就是這面旗。以後可以有自己的旗幟,但在七一打着一面沒人見過的旗是沒意義的。事實證明,這面旗最吸引世界關注,最令中國政府討厭。」他們認為,曾是英國殖民地的澳洲、新西蘭,獨立建國後亦沿用有米字圖案的舊旗幟,這只代表繼承和尊重歷史,並不等於沒有主體意識、喜愛被殖民。

今年七一,《華盛頓郵報》刊登了一名香港示威者在晚上煙花匯演時於新政總外揮舞香港旗的畫面,構圖令人聯想到二戰時美聯社「國旗插在硫磺島上」的經典新聞照,網上瘋傳,寄意「民主會戰勝歸來」。照片中舉旗者事後撰寫網誌〈是我,讓香港旗飄揚〉,明言不希望香港重播英殖的歷史,然而中英雙方在制訂「中英聯合聲明」時欠了香港人一個自決的權利,香港前途應由公投決定。

高登仔評陳雲保守

公投未能實現之際,唯有在討論區民調表達一下意見。高登九月中開展投票,兩星期內1150人回應,74%希望香港獨立,支持自治但做英/美殖民地者佔18%,接受主權在中國者只有6%;此數據當然不能代表全港民意,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舉香港旗者的取向。有趣的是,主流社會認為太偏激的《香港城邦論》作者陳雲,竟被不少高登仔批評為過分保守、擁抱大中華思想。外間以為舉香港旗者都是「城邦論信徒」,但Genzo直言,舉香港旗與龍獅旗者立場不同,雙方沒有特別聯絡或合作,「城邦論者要求貫徹一國兩制下的高度自治,但我們實在不想再跟中國有關係,文化上可以繼續用正體中文和粵語,但主權上,大部分高登仔都不想屬於中國」。他認為香港獨立並非異想天開,因大陸亦陷入經濟和政治人事上的重大危機,「亂起來,佢哋仲管到我哋咩?」

陳雲則認為這種論調不夠深思熟慮,「成日覺得中共控制下無辦法爭取自治,但唔知佢哋點樣獨立法喇,獨立後的外交關係又如何?」除此之外,獨立建國有很多關於國家精神、歷史文化傳統的論述要處理,倉卒立國,大有可能要推出種種壓制人權的措施和思想教育以穩定局面,像新加坡成為專制國家,跟香港城邦自由開放、多元化的精神違背。

自治運動思想傳播

很多人猜測,《城邦論》主張自治只是幌子,實質也是要搞港獨。陳雲堅稱並無此意,「香港無獨立的必要,《基本法》所載自治權比英治時多好多,只沒有國防與若干外交權,其他政治權利及大部分外交權都在香港手上,香港在很多國際行為上已等同一個國家,只要《基本法》列明的權利得到落實,對香港來說已經好夠用。像摩納哥、梵蒂岡,唔一定要有主權先得。你脫離出去,反而唔能夠得到大陸經濟增長的利益。城邦自治是對香港最好的方案,也最有機會達成,因不是要求主權時,中央就無你符。」

事實上,陳雲與香港自治運動共同設計龍獅旗時,構思的就是拿走米字圖樣,只繼承代表香港的龍獅盾徽,寓意脫離英殖;同時在盾徽加上「香港」兩個中文字,「核核突突咁囉,以表示這旗係中國架喇(笑),英國人本身設計個盾就好好睇嘅,不過我話兩隻漢字唔加唔得,加咗先算香港人嘅旗。」

香港自治運動的成員Vincent Lau表示,龍獅旗去年七一首次亮相,至今售出逾二百面,今年七一舉龍獅旗者數十,隨隊的支持者約二百多人。相對香港旗團,香港自治運動有較固定的組織,數十名核心成員中,三十來歲或以上者過半,從事學術研究和專業人士居多;與組織友好的學者和文化人包括前灣仔區議員金佩瑋、黃英琦、孔誥烽、陶傑等。他們較少發起街頭運動,通常認為議題適合時帶同龍獅旗參與,例如年初的反自駕遊、反貪曾、七一遊行、新界東北和光復上水等。香港自治運動較重視思想傳播工作,已舉辦多次學術論壇和課程、本土歷史導賞團、撰寫報章評論及政策研究報告等,旨在向社會各階層推廣本土意識,要求中央恪守《基本法》承諾。

對於一般市民和傳媒經常將香港旗和龍獅旗混淆,Vincent不太介意,「好多時遊行佢哋都會喺我哋附近,人哋有權揮舞任何旗幟。」他指出,香港自治運動成員對英殖時期較批判,在感激英人為香港奠下法治、人權、經濟基礎之餘,亦不滿英方在香港前途問題上沒有維護香港利益。成員認為,英國按《中英聯合聲明》、美國按《香港關係法》,都有責任監察中方有否落實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惟兩國皆漠視目前中共亂港的事實,故組織成員今夏曾先後到英美領事館示威抗議。

文 林茵
編輯 梁詠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