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8日 星期日

龍尾建人工沙灘兩篇


陶囍 - 我不明白
明報   20121028

從來沒去過龍尾,到底這是石灘還是泥灘,一時三刻未搞得清。汀角我去過,曾經在那邊看房子,憧憬每天看著門前一片寧靜的海。但在汀角後面加一個+,那是甚麼?政府要搞保育和發展都好,竟語焉不詳,聽起來像一家走型格路線的精品酒店的名字,借個同音字,打扮成五星級的家。經驗告訴我們,當政府不跟你咬文嚼字,反而言簡意賅到剩下一個「加」的地步,要加倍留神了。

後知後覺的我,上維基看了一遍事件的來龍去脈,不明白的事又多了幾項。一翻查舊帳,原來又是上手佈下的棋局,年份可上溯到2000年。資料說這十年八載間,區議會大大話話開了七十個會,潛台詞是諮詢做到足:「唔好話無問過你。」

類似的「諮詢論」,我們都很熟悉了。某些政策臨出台,民情大反彈,主事官員一臉無辜的說,我們辰時卯時跟甚麼組織甚麼團體交換過意見,當時並無反對聲音,潛台詞是:「你唔係而家先要推倒重來呀?」

事情一旦發展至此,就會出現「假諮詢」、「欠溝通」、「漠視民意」等說法。最堅定的反對者,到了最後關頭,奮力反抗,接下來,稍有衝撞,就會被看成「手段偏激」,被籲請回歸「理性對話」。

同樣的進程不停上演。這次最冤枉的,還數那些被迫搬家的生物,牠們從沒上過談判桌,就這樣「被命運」了。

我不明白,當初為何會有「人工泳灘」的建議?如果為民設想,為何又會有「港版芭堤雅」之說?這地方的生態價值是高還是低?又,要低到甚麼程度,人類才可面不紅耳不赤的把牠們的家連根拔起?


林超榮 - 稀有的渾沌之死
明報   20121028

大埔龍尾灘要發展成為人工沙灘,會否因而改名做「隆尾」灘,人工化將之隆起。

二百種稀有海洋生物,由二百米長泥灘,搬去三公里長新居,情況就如舊區重建,稀有海洋生物全部遷出,一件不留。

情況就好似阿公阿婆要上樓,先要搬出舊居,離開熟悉的水土,離開舊的街坊,人地生疏,不久之後,因為不能適應陌生環境,百病叢生,結果是死路一條。

又是人類改造大自然的悲歌。

想起莊子寓言故事,無眼耳口鼻的「渾沌」,一團和氣的在大自然中活得開心快樂,忽然來了兩個天神,覺得它渾沌無知無覺,替他可憐,於是,他們做好心,執起斧頭和鋤頭,要幫渾沌鑿出五官。

以為渾沌有了眼耳口鼻,眼觀四方,耳聽八方,可是,不到三天,渾沌就一命鳴呼。

莊子借故事比喻,自然的東西活得長久,要人工斧鑿,命不久矣。

這一個人工沙灘一開始就要犧牲稀有的海洋生物,將他們搬去汀角泥灘暫住,這一個中途宿舍,海星、海馬、海膽不好適應,就早一命啞。

不要緊,他們有完美善後,制成標本放置在自然教育中心。

自然生態博物館,其實,就是海洋生物的骨灰龕,任人憑弔。

大自然生物要百年歸老,莊子有另一則寓言,是無用之樹。一棵大樹,非常醜陋,木不能做椅,枝不能做柴,無人理會,就能安享萬年,繼續開枝散葉,給人乘涼,頤養天年,正係無用之樹有大用。

龍尾灘也是無用之灘,荒廢多年,忽然被人睇中,將之人工改造,這個無用之灘,不及無用之樹那麼幸運,因為,它生於香港。


:如果這裡應該是一個沙灘,能夠留住沙的,則經過幾千萬年演變,它早就是一個沙灘。如果它不適合做沙灘,留不住沙的,則必須花更多人力去堆沙、留沙,弄不好將是沒完沒了的投入!
除非再建一個大壩,令龍尾變成一個人工海灣,否則只會是擔沙填海!有這個必要嗎?香港就缺一個人工沙灘?!

相關文章:

Vic:我對龍尾建人工沙灘一事,感到憤怒又難過。這其實不是發展也不是建設,這是毫無必要地破壞生態,浪費公帑,滅絕無辜生物,為特定利益集團服務。從中我看到對自然的不尊重,人心的貪婪,官僚的虛偽與愚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