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5日 星期日

皮亞 - 《尋找隱世巨聲》反思與價值

movie chic, movie style   星期日明報   201355

【明報專訊】最近聽過《尋找隱世巨聲》(Searching for Sugar Man)原聲大碟的朋友,腦海都會被歌曲Sugar Man的響亮歌聲不斷縈繞,美國folk song除了有Bob DylanSimon & Garfunkel,現在大概無人不知誰是「Sugar Man」了。已故美國影評人Roger Ebert也說:希望你能夠去看這部片。


《尋找隱世巨聲》在今年的奧斯卡贏得最佳紀錄片,不少美國樂迷都自嘲:「他是來自美國的嗎?」墨西哥裔美籍民謠歌手Rodriguez在七十年代初出版了兩張創作大碟,銷量奇差,被唱片公司終止了合約,其時他還正在努力創作第三張唱片。今年已屆七十的Rodriguez在紀錄片中憶述當時情况,笑說在美國可能只得他本人買了幾張送禮自用而已。

失意歌手知音人在他鄉

Rodriguez在樂壇的遭遇,其實每天都在發生,每年消失的樂壇新人不知凡幾,無論懂音樂的或是不懂,唱得好聽的還是難聽,總之由銷量決定命運。每個新人一般都有三次機會,但今時今日,連三次機會需要的時間或許也嫌長,利用YouTube做試驗,免費上載一、兩首新歌看看有沒有人願意聽便算。Rodriguez初出唱片的年代,還沒有網絡世界,更難推廣,兩張唱片之後,圓了夢想,但音樂事業也隨之告終。不過,關於他的奇事,到了那一刻才正式開始。

那年代美國有太多民謠歌手冒起,Rodriguez就算懂作曲填詞也算不上什麼,這只不過是對民謠歌手的基本要求。幾年之後,他的唱片被悄悄發行到澳洲,竟然受到當地樂迷喜愛,他獲機會到澳洲舉行迷你音樂會,反應還不錯,並出版了音樂會現場專輯。不過,澳洲之行並沒有為他在美國帶來另一份歌手合約,他等了又等,終於向現實低頭,離開樂壇,去地盤做苦力,為生活討餐。

《尋找隱世巨聲》的故事源頭,是從九十年代開始。「Rodriguez自殺死了!」——這個消息在南非的歌迷之間流傳。為什麼會遠在南非流傳呢?原來Rodriguez的兩張專輯,在九十年代初被暗中賣到南非。但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南非歌迷對於這兩個專輯的歌產生了共鳴,尤其是Sugar Man這首歌,當時在年輕人派對中,無不以播放這首歌為潮流。但問題是,南非歌迷根本不認識演唱的歌手,只能從唱片的資料看到,作曲者自稱為「Jesus Rodriguez」。Jesus,即是耶穌,一個叫耶穌的人的舊唱片,在九十年代的南非成了潮流,而他盤膝打坐的唱片封套照片,亦成了受人膜拜的cult icon

驟聽過來,這個故事根本是個大笑話。大概《尋找隱世巨聲》就是要拍出這種在資本主義邏輯社會出現的荒謬。Rodriguez的故事,令人聯想到德國導演雲溫達斯拍攝,於1999年上映的音樂紀錄片《樂滿夏灣拿》(Buena Vista Social Club)。一群在古巴夏灣拿生活的老人樂隊,從1940年代開始聚首組織樂隊玩音樂,玩了五十年,會所結束了,老人回家去。雲溫達斯跑到古巴,把這群音樂瑰寶逐一尋回,拍成紀錄片,讓被世界遺忘的古巴音樂發揚光大。紀錄片的成功,亦令這群不懂商業,只懂音樂的老人家,可以在音樂上尋回快樂時光。

為什麼總要跑到天涯海角,跑到第三世界的角落,才能尋回美好的音樂和人呢?今次《尋找隱世巨聲》的情况亦非常類似,影片要尋找的主角Rodriguez是美國歌手,但投資拍攝影片的國家和導演,都不是來自美國,導演是瑞典人,而發起尋找偶像的樂迷,則來自南非。

放下理想無損尊嚴

《尋找隱世巨聲》在奧斯卡得獎,多少也為向來被指是「保守」的評審帶來一點掌聲,因為影片向資本主義市場邏輯吐了一啖口水,美國人應該尊重的藝術、人和事,最終由南非樂迷和瑞典導演來成就。影片開拍之初,導演用八米厘攝影機拍攝,嘗試重現懷舊感覺,但後來資金不足,竟然要利用智能手機的「八米厘攝錄效果」程式來完成,真是每個鏡頭都粒粒皆辛苦。

影片紀錄了兩位南非人作為樂迷的心聲,及當時尋人行動的過程,亦找到曾經在南非發行Rodriguez的主事人,嘗試質問他為何盜取版權,獨吞版稅。當然還有Rodriguez的真實去向。

只要細聽Rodriguez的歌便能明白,民謠曲風除了簡單悅耳,充分表達出草根階層生活、思想、智慧和嘆喟的歌詞,是引起樂迷共鳴的主要因素。他的歌就像他的人,謙虛、樸實、久歷風霜,每首歌都是對生活和人生的沉澱,有時在慨嘆,有時帶點激進,有時又會教人消極。《尋找隱世巨聲》讓人看得眼泛淚光,Rodriguez欠缺運氣的一生固然惹人同情,但他根本不用別人同情,他走他的路,他的路就是一條努力生活的路。為了生活,他可以放下理想,但地盤同行描述他會穿西裝到地盤開工,便清楚明白,這個人雖然窮苦,但仍然堅持活得有尊嚴。

影片最好看的,是攝影機一直跟在他身後,紀錄他一個人在寒天帶雪的城市路上,孤獨地往前行的鏡頭。長長的鏡頭,跟着他緩緩地走,他因為年事已高,走路的動作不太流暢,這也巧妙地表達出這位老人家的人生,一路走來,絕不平坦。Rodriguez婉拒出席奧斯卡頒獎禮,因為不想沾去影片製作人的光,正如影片亦提到,他把所有從音樂會和唱片賺來的錢,都分給了家人,而自己則繼續在住了四十多年的老房子居住。Roger Ebert說得對:「希望你能夠去看這部片。」這部電影不單讓人看到奇蹟,更重要是看到珍貴的價值觀:堅持、謙虛和知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