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

李怡 - 台獨人士不會期待香港開出民主花

蘋論   香港蘋果日報   2013年10月30日

朱耀明與施明德會面,惹來《人民日報》、《環球時報》等官媒炮轟,指反對派與「台獨」勾結推動「佔中」,又指台獨勢力藉「佔中」拉攏反對派搞「港獨」。四十名建制派立會議員急忙響應,發表聯合聲明,認為朱耀明、鄭宇碩及李卓人早前與台灣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會面,討論如何推行「佔中」,是將外部勢力引入香港,將香港推向危險境地。接着,是一堆「幫港出腥」「不義聯盟」之類紛紛抽水。前天八大商會的會長開記招,中總會長楊釗用3分鐘念完一個反台獨勢力干預香港政改的聯署聲明之後,就結束記者會走人,可謂快閃反台獨。

施明德寫了一篇文章回應,說「我個人關懷香港民主化,純屬個人言行,與台獨勢力和民進黨完全無關」。他接受BBC中文網訪問時又說,他認為中國應讓香港有民主,否則香港回歸意義何在?並稱深信中國將來也會民主,希望香港朋友要讓香港這朵民主之花開得漂亮,「將來成為中國的第一朵民主之花」。

單憑這幾句話,就知道施明德並非「台獨分子」,而是仍有大中華情結的人,難怪他在台灣政治中被邊緣化了。台灣真正堅持台獨的人,是不會關心香港民主化的,自然也不會期待中國開出甚麼民主之花。施明德說台灣沒有人會挑戰「香港是中國的一部份、香港特區的主權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因此獨立在香港沒有想像空間。這可說是台灣民眾包括民進黨的共同認知。有泛民質疑為甚麼建制派當年去台灣,會見力主台獨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中共輿論都沒有罵,泛民見過氣的施明德卻被指大逆不道。道理很簡單,因為主張台獨的民進黨,認為與香港建制派溝通,有助於改善台港關係,他們是站在台灣政治獨立實體的立場去發展與香港關係的。他們不會與香港建制派談香港民主,因為香港民主不民主,民進黨認為與台灣無關。

大約20年前,大陸有追求民主的學者到台灣,他們與民進黨會晤時說:中國不民主,台獨不可能;中國民主了,台獨沒必要。民進黨人的回答是:中國不民主,統一不可能;中國民主了,統一沒必要。深思這對話,就可知大中華民主派,與地方獨立自主的民主派的根本差別。

施明德不是台獨人士,他是台灣專權政治時代爭取人權的和平鬥爭的英雄人物。為對抗威權政治,施明德一共坐了25年監牢。1979年底美麗島事件後傳聞他會判死刑,政學界名人沈君山多年後在《九十年代》撰文,回顧當年他受蔣經國命,到牢獄與施明德溝通,表示若施不出庭發聲,就不會判死。但施次日卻昂首闊步邁出法庭,侃侃自辯,說台灣應有「宣傳台獨的言論自由」,這是基本人權,並請求處死刑。施最終被判無期徒刑。在牢獄中,他為抗議當局在社會的鎮壓活動絕食4年7個月,被強行實施插管灌食共達3,040次。1987年台灣解除戒嚴,施明德不接受當局的特赦與假釋,一再堅持「寧要尊嚴,不要赦免」。直到李登輝就任,宣佈美麗島事件判決無效,施明德才走出監獄。

他在1994年至1996年任民進黨主席。提出「台灣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民進黨執政,不必也不會宣佈台灣獨立」,並提出與支持統一的新黨政治大聯合,社會「大和解」。他的這些主張和作為,在台灣被標籤為民進黨中的「統派」。

1996年民進黨在總統大選中失敗,施明德辭去黨主席。2000年,施退出民進黨。

2006年,施明德組織百萬民眾包圍總統府,要求貪腐的陳水扁下台,是為「紅衫軍」運動。與挺扁的民進黨人對壘。於是,他在綠營的政治版圖中徹底淡出了。

施明德不是台獨派,他在威權時代主張台獨其實只是他反專權、爭自由、爭人權而已。台灣一般人對施明德的評價是浪漫的革命者,他本人對「浪漫」的看法則是:「以有限的資源或條件,企圖追求無限的目標和理想」的情懷與氣質。

作為一個從事了幾十年和平抗爭運動的鬥士,尤其是仍然關心中國民主發展的人士,他支持香港以佔中爭取真普選,是很自然的。因為佔中符合他的浪漫氣質。中共不可能不知道他與台獨勢力無關,指他是台獨,只是拿台獨港獨作藉口,愚弄香港的大中華主義者反對佔中這種和平抗爭而已。

施明德說:「自由永遠是反抗者的戰利品,絕對不是掌權者的恩賜物。」這句話沒有錯。但他認為「中國應讓香港有民主」,不是也在爭取「恩賜」嗎?這可以說是大中華情結患者的通病。

1 則留言:

  1. and the moronic majority in hk can never have nor being able to enjoy democracy simply because none really wants to stand out to honestly do the public good for the public interest and wellbeing, god-damned it, man!!!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