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7日 星期四

嚴尚民 - 佐治魯卡斯與原力 星球大生意

電影講座   2015年12月17日

《星戰》迷等待十載的《星球大戰:原力覺醒》未上映前,從熱烈的門票預售情況看來,成為2015年(橫跨2016年)最賣座電影三甲,應該不難。因為早已從電影正傳中衍生出大量前傳電影、改編小說、人偶玩具、模型、動畫、電腦及手機遊戲的《星戰》,本身已自成一種影響世界的次文化,經許賺不許蝕的迪士尼收購後,各種產品的銷售只會更上一層樓,無遠弗屆的「西斯原力」(Sith),早從銀幕框框走進真實世界。導演J. J. Abrams繼承史提芬史匹堡成為新一代荷里活電影金童,新《星戰》系列將會是他定江山的一役。從商業的角度,《星戰》是一盤可永續再生的大生意,不過從一個較嚴格的藝術評論角度,之前的6集電影,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嗎?

1977年5月,由佐治魯卡斯的Lucasfilm獨立製作的《星球大戰》在美國上映,票房亮眼,在奧斯卡頒獎典禮獲10項提名,最後抱了6座小金人離場。但今日重看,電影無疑在世界觀的概念、特技效果和配樂等部分都非常出色。本來想成為美軍軍官的魯卡斯,因為曾收太多超速駕駛告票和患糖尿病而不能如願。喜好賽車的他,能執導這部戲,可算是圓了他在現實世界實現不了的夢,光速奔馳於戰爭世界中的,正是他。

不過就演員的表現、編劇層面看來,《星戰》其實非常平庸,只要看一兩次,不難看出電影的漏洞。男主角馬克漢米爾(Mark Hamill)演技平平,劇本的情緒處理更令人失笑,天行者盧克(Luke Skywalker)看着養父母死了,燒得體無完膚,傷心不到30秒,便恍若大徹大悟,跟隨他的Uncle Ben歐比王肯諾比(Obi-Wan Kenobi)離去,接受訓練,成為絕地武士;當盧克看着師父被黑武士(Darth Vader)一刀兩斷,傷心了一會兒,擊落緊隨的Tie-Fighter戰機,又竟然會高興得大聲呼叫, 這些情緒上的不連貫,作為一個《星戰》迷,只當小疵不礙事,但從戲劇角度看來, 人物只為劇情服務,查實都幾膚淺。

之不過,《星戰》的配樂,對劇情的幫助十分大。今時今日John Williams已成為殿堂級配樂家,正值風華的他寫出氣勢磅礡、情感到位的交響樂曲風配樂,為電影加了不少分數,可以想像到,只要把配樂拿掉,片中的大部分場口都會失色不少。

魯卡斯商機無限

荷里活新世代的導演成名時都非常年輕,不過憑《美國風情畫》(American Graffitti, 1973)得到5項奧斯卡提名的佐治魯卡斯似乎是較懂得長遠投資的一位,在開拍《星戰》前,因為《美》片票房大賣,在好友史匹堡慫恿下,魯卡斯與投資方二十世紀霍士再議合約,不過合約的條款不是提升薪金,而是魯卡斯的獨立製作公司Lucasfilm Ltd.承包所有電影上映後推出的周邊商品擁有權(例如映像小說化、玩具、服裝等)和續集簽約保證權等。當時霍士因為另一套電影的周邊商品銷售失敗,輕易便把擁有權轉讓給魯卡斯,而魯卡斯因為推出其他產品所賺取的版權費,截至今日為止,起碼有數億美元。

魯卡斯因《星戰》的周邊產品得到豐厚利益,他確實獨具慧眼,知道《星戰》的特效、聲音設計將成就空前,便從自己的電影公司闢幾個分支,專門負責技術開發和提供影音硬件設備。天行者音響公司是魯卡斯影業的子公司,專職音效和音響設計;Industrial Light & Magic(ILM)專門製作電影視覺效果,即當時《星戰》的所有特技,都由魯卡斯的ILM包辦,今時今日自成一國的彼思動畫(Pixar),也是來自ILM;而THX音響器材公司,除硬件設施外,更創造了不少大受歡迎的電腦遊戲,公司的名字來自魯卡斯的第一齣科幻電影THX 1138 (1971)。

荷里活倫理精神

在《星戰》前後,魯卡斯在生意上已十分成功,到了續集《帝國反擊戰》,他根本不用親自出手,只提供原著故事,作品依然叫好叫座,周邊商品大賣。

「假手於人」的《星球大戰》及《帝國反擊戰》,偏偏是系列中(包括前傳)最耐看的兩集。整個電影的野心巨大,對天行者成為絕地武士的迷惘寫得非常入肉,他很想成為絕地武士,卻一直不了解絕地武士是什麼,電影到最後亦沒有解釋清楚「原力」到底是什麼超人類的力量,而天行者也沒有得到什麼異於常人的威力,第一次毀滅「死星」時,靠的其實是勇氣和自信(這也是很多人能投入《星戰》世界的原因,其實大部分時間它講的是做人處世不能缺乏信念和勇氣,而不是什麼超自然能力)。

寫他與黑武士是父子這條線更厲害,因為天行者的迷惘正是不能手刃父親,他希望藉着見面可以改變父親,但黑武士卻叫他順應天命,加入「黑暗世界」。豈料劇情正正相反,以希臘悲劇的格局開首,完成了第5集,卻在第6集以反宿命的方式收場,黑武士在最後回到「光明」一方,替兒子擺脫成為「西斯帝」(Sith Lord)的命運。亦因如此,後來最受歡迎的周邊產品,最高發行量和銷售量的便是黑武士了。

後來的評論都提及電影對東方世界的參考,但其實對東方精神,例如日本武士道的探討都只屬表面,對於美、死亡等價值都非常西式,尤其說到注重家庭的觀念、兄妹之情的價值,也非常「荷里活」。《星戰》三部曲的方程式由沒有血緣關係的家庭崩解開始,經歷迷惘與挫敗,認識到戰友同儕,打敗最終對手(死星和黑帝),最後和家庭團聚(漢索羅和莉亞公主結婚,與天行者親上加親)──強調家庭價值正是荷里活電影馴化觀眾的一貫手法之一,從這角度看它在推崇的其實是一種新教倫理,並不是什麼東方精神。對於黑澤明電影《武士勤王記》、武士的設定都只是形式上的參考,例如電影過場的方式是參考了黑澤明電影仿日本式趟門的開合、武士各類型的劍款就對照了日本武士的武器造型,不過文化意涵上跟東方精神並不一致。

原力是人類本性

直到《星戰前傳》推出前,魯卡斯長達20年沒導演任何電影長片,反而不停為他人作嫁衣裳,如為史匹堡的《奪寶奇兵》系列提供故事,使之成為合家歡賣座電影,同時為《星戰》和《奪寶奇兵》的電視遊戲擔任角色設定者,基本上不做導演,他的收入仍比業內的巨擘多,亦因為這些外傳系列,令到《星戰》的傳奇一代接一代傳下來,吸納了更多觀眾,魯卡斯就如希臘神話中的萬達斯皇帝,點石成金,更多年輕觀眾要求補上電影的前傳部分,千呼萬喚之下,才終於令到《星球大戰》系列前傳成事。

毫不意外的是,這系列電影一下子就成為了當年的票房冠軍,儘管如此,電影的故事並沒有任何創新的地方,前傳的第一部加了賽車情節來帶出安納金是機械天才,除了滿足魯卡斯的賽車狂熱和推出更多產品之外,似乎並沒有一定的必要性,外傳第1集並沒有太多給人深刻印象的地方,而那位赤武神的雙刃激光劍非常搶眼,但原來只是一隻紙老虎,劇情全在意料之中,並無重要性可言。

前傳第2集《複製人戰爭》和第3集《黑帝君臨》的情況比首集略好,不過前半部繞了一大個圈才入正題,而用賞金獵人作為複製人的原形並沒有太大的理據,因此除了為炫耀當時屬於嶄新的後期特效,確實也想不出什麼原委。電影到了後半部終於切入正題,寫安納金──即後來的黑武士的成魔之路,前傳安納金的歷程寫得尚算深入,因為怕失去帕德美,他想藉得到黑帝的暗黑力量去保住她的性命,偏偏卻因此愈走愈偏,投靠了「黑暗界」,成為了黑帝的一隻棋子。

編劇在編寫這劇本時跟正傳相反,沒有太多出乎意料的地方,是正正式式的一套悲劇。若然把《星戰》由前傳起順序去看,得到的是對黑武士更多的憐憫,對黑帝的奸險更加不齒。目擊銀河系由共和走向帝國,黑帝就像歷史上各位獨裁的元首,使計玩弄人心,一步一步鋪排,成為一統天下的暴君。電影中的「黑暗面」,到頭來也非什麼偉大異能,《星戰》要講的「原力」,其實是人性本身的黑暗與光明的本性對決──貪婪侵吞人心,恐懼蠶食靈魂,信念能戰勝一切,堅忍就可渡過難關。是正是邪,說到尾是存乎一心。

佐治魯卡斯早前以40億美元高價把親生仔賣了給迪士尼,預計第7、8和9集加外傳、韓索羅傳等,每年會為迪士尼帶來過百億美元的收入。這中間有多少來自對《星戰》的熱愛?還是對金錢的熱愛居多?「原力」講求的是中庸和平衡,物極必反,但現實中又會不會呢?還是《星戰》狂迷願打願捱,每每有新作推出都會捧場支持呢?這可能才是尚未盲目追隨《星戰》的影迷需要反思的地方。真正的「原力」精神被耗盡前,大家要冷靜下來,像路克的師父所云,聽從心的指引。願原力與大家同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